产妇可以洗头吗(产妇可以洗头吗可以用电吹风吗)
近期,许多城市每天温度35℃+,
简直要热到原地爆炸。
然而有的人却长衣+长裤,
空调风扇全禁吹,
甚至还捂上厚厚的棉被!
不是她们不怕热,
而是她们在“坐月子”……
一名产妇就是因为
这种“坐月子”方式而丧命!
本月9日,一名年轻女子被家人送至山东淄博市人民医院。送来时,急诊科医生发现这名女子呼吸急促,体温已经高达40多度,无法正常与其交流,是中暑最严重的状态——热射病。
然而,这么炎热的夏季,女子却依旧长衫长裤。女子的家人解释说,因为她刚刚生了孩子,现在正在坐月子,所以必须得穿厚一些。此外,女子坐月子这几天,虽然天气炎热,但为了不让女子落下“月子病”,将来“怕冷怕风”,他们坚持不开空调、风扇,让她盖着被子。
经过检查,女子的心脏和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鉴于女子情况危急,医生全力抢救,可是女子的情况太严重,最终,没能挽回女子年轻的生命。
展开全文
这些“捂”出来的悲剧,不仅如此
什么是热射病?
高温引起的中暑主要有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种,热射病即重症中暑。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一种中暑。据悉,“热射病” 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潮湿的天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高达50%!这类患者多见于户外工作者以及夏季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
注意!
不是只有长期在大太阳下暴晒的体力劳动者才会患有热射病,年老体弱的城市居民,长期处于闷热的环境中,也有患此病的可能。
破除!
8大错误的传统坐月子习俗
1
产妇吹风容易留下身子痛病根?
传统观念:“生孩子时骨缝全开了,现在还没恢复好,如果你吹了风,以后会骨痛甚至得关节炎。”
科学纠正:顺产时所说的“开骨缝”其实是开宫颈口,和骨缝没有关系。需要保持室内清洁和通风,可以吹空调和风扇,只要不对着吹就行,但要避免吹凉风。
2
是不能下床?
传统观念:“月子里落下病根,一辈子也治不好。”要注意休养,最好不要运动,坐月子就要多躺在床上。
科学纠正:因为孕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属于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在身体情况允许下,应该尽量多下床活动。如果是顺产的话,第二天就可以起床走动及进行产后运动。剖宫产(剖腹产)的话,则要咨询医生意见后,才可以开始进行产后运动。
3
月子里洗头梳头会留下头痛病根?
传统观念:洗头易使湿邪和寒邪侵入,日后留下病根,即经常头皮痛、头痛、脱发及脖子痛。
科学纠正:从中国人的体质上说,生完孩子后需要注意保暖,但也需要注意个人卫生!洗澡、洗头、刷牙是完全可以的,只是需要使用温水,注意不要受凉,洗完澡后马上穿好保暖衣物。
4
月子里不能刷牙?
传统观念:有顺口溜说:“生一个娃掉一颗牙”,产妇漱口刷牙,容易牙根不稳,甚至牙齿掉落。
科学纠正:可以用温水和柔软的牙刷小心清洁牙齿。坐月子期间,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口腔疾病,而且只用漱口水可是不行的。建议新妈妈们每天至少早晚刷两次牙,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每天使用漱口水。
5
坐月子绑腹带?
传统观念:网传绑腹带的作用各种各样,收腹的,调整体型的等等。
科学纠正:但任何权威机构的产后护理指南并没有提到要绑腹带!吃健康的平衡膳食和做科学的产后运动是产后恢复身材最好的办法。香港卫生署推荐的产后运动有会阴肌肉运动、腰腹运动和盆骨底肌肉运动。不要勉强,循序渐进。
6
坐月子时喝黄酒或米酒
传统观念:喝黄酒活血?喝米酒下奶?
科学纠正:酒精会减少母乳的产量,并且母乳中存在酒精会使婴儿少吃20%的奶。酒精还能穿透血乳屏障转移到母乳中,从而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哺乳期最好不要摄入酒精!
7
需不需要发汗?
传统观念:满月发汗,说是可以祛除身体的寒气,省得落下月子病。
科学纠正:产后都需要发汗其实是误区,在天气寒冷的时候,适当发汗对于气血循环是有好处的,但发汗过多容易伤阴耗气,千万不可过度。月子里出汗较多是身体的自我调节,出汗的同时,身体中的盐分也会带出来,人为发汗过度可能会造成身体的虚脱,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休克,因此,正常饮食、正常活动就好了,没有必要发汗。
8
多喝催奶汤真的好吗?
传统观念:民间传闻,喝乳白色的汤能催奶。
科学纠正:白汤并不营养,汤之所以呈乳白色,是因为脂肪和蛋白质发生了乳化作用,其实算不上营养。真正科学又有效的催奶方法法是——多喂、多喝水、多补充优质蛋白、多休息,以及减压放松。
但愿每一个新妈妈都能
丢弃传统糟粕“坐月子”方式
按科学健康的方式进行产后休养!
(来源:科普闻道微信公众号)
与文本知识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