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是什么病 霍乱是什么病,什么引发的
今天给各位分享霍乱是什么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霍乱是什么病,什么引发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叫霍乱?
1、霍乱是什么疾病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经口传播,可散发,易暴发流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病例可表现为剧烈腹泻,继以呕吐,吐泻物为黄水样、清水样或米泔水样,患者可因严重泻吐引起水和电解质丧失,出现脱水、酸中毒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患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低钾综合征等并发症,未治疗者可予数小时内死亡。19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0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
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2、霍乱有什么症状
2.1、腹泻
感染霍乱弧菌之后的首发症状就是腹泻,且多数是无腹痛的。每天排便十几次,先还是有些成型的,越往后就成了水样便。
2.2、呕吐
多是在腹泻出现之后发生的,而且跟食物中毒的患者呕吐表现不同,霍乱患者是喷射出来的。等到将胃里的食物呕吐完之后,几乎就都是一些水样物。
2.3、电解质紊乱
只要有体液的大量缺失,就必然会伴随有电解质的紊乱。频繁的吐泻会丢失大量的钾盐、钠盐,出现低血钾、肌肉痉挛,还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2.4、循环衰竭
这是相当严重的症状,处于这种状态下的病人连脉搏都有可能无法触及,血压急剧下降甚至都没有办法测量出来。由于脑部的供血不足、缺氧,患者就会逐渐失去意识,甚至是昏迷。
急性肺水肿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肺循环高压,后者又因补充大量不含碱的盐水而加重。
3、霍乱怎样治疗
霍乱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分别隔离治疗。进行随时消毒。迅速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与酸中毒,恢复正常血容量是挽救病人免于死亡的关键。抗菌治疗具有辅助作用。重症病人补足液体后,血压仍较低,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血管活性药物。
霍乱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1、经水传播
经水传播呈现暴发性流行,病人多沿污染的水源分布,在水体含菌浓度较低或细菌毒力较弱、人群免疫力较高的地区,也可继续出现散发病例。
2、食物传播
霍乱可以通过食物传播。食物传播霍乱的作用仅次于水,但在已有安全饮用水的地区,轻型和临床型病人,污染食物而引起传播的作用可能更为突出。
3、生活接触
传播与病人或带菌者直接接触或接触了被埃尔托弧菌污染的物品也可发生霍乱。
接触传播多在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发生,常在小范围内引起感染。如出现一户多例现象。但本型传播与食物型、水型传播不易截然分开。不应只因多发疫源地的出现即断定为日常接触传播。
4、经媒介昆虫传播
本病流行时苍蝇可以带菌。有人曾从染有霍乱的疫船以及从疫区中捕获的苍蝇身上检出埃尔托弧菌。
怎样才能预防霍乱
1、健康教育
要大力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加强饮用水卫生
要加快城乡自来水建设。在一时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必须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
4、管理传染源
设置肠道门诊,及时发现隔离病人,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对接触者需留观5天,待连续3次大便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5、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确保用水安全,有良好的卫生设施可以明显减少霍乱传播的危险性。在霍乱还没有侵袭和形成季节性流行的地区,制定有效的控制霍乱的计划是对控制霍乱流行的最好准备。长期改善水的供应和卫生设施是预防霍乱的最好方法。对患者和带菌者的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此外应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
6、保护易感人群
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可进行霍乱疫苗预防接种,但效果不理想,理想的口服疫苗正在研究中。
历史上的霍乱是什么病?
霍乱病由病菌引起、由不洁饮食传染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剧烈腹泻、脱水甚至死亡,因为发病猛、传播快、影响大,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必须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
据历史记载,霍乱共有7次大流行。第一次始于1817年,当时霍乱起于印度,传到阿拉伯地区,然后到了非洲和地中海沿岸;在1826年的第二次大流行中,抵达阿富汗和俄罗斯,然后扩散到整个欧洲;第三次大流行,它漂洋过海,1832年抵达北美。
20年不到,霍乱就成了"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19世纪世界病"。到1923年的百余年间,霍乱6次大流行,造成损失难以计算,仅印度死者就超过3800万。
1961年后霍乱又开始第7次大流行。这次起于印度尼西亚,然后传到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1970年进入非洲,百年不见霍乱踪影的非洲从此深受其苦。
扩展资料: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说,2001年非洲霍乱患者占了全球的94%;1991年霍乱袭扰拉丁美洲,一年内就有40万人发病并有4000人死亡,仅秘鲁经济损失就达7.7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霍乱患者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称,它是对全球的永久威胁,并说"威胁在增大"。霍乱之所以多年后卷土重来与环境恶化、卫生设施落后、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比如1991年秘鲁霍乱肆虐,主要在于它缺少清洁饮用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霍乱
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重症霍乱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腹泻、呕吐、脱水、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小时或数十小时内死亡。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采用甲类传染病的严格隔离措施。
治疗上迅速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足量的水分和电解质,矫正脱水、酸中毒,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低钾血症,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对于重症患者实施严密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六天,大便培养每天一次,连续两次霍乱弧菌阴性则解除隔离。
健康教育方面,防止霍乱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则,有针对性的抓“三管一灭”的综合措施。每年在本病流行之前,社区做好卫生宣传教育,搞好环境卫生,积极杀蛆灭蚊,不要随地大便,严禁使用新粪便施肥,确保用水安全,劝导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食物,特别是水产品、海产品,要煮熟、煮透才食用。便后要洗手,生熟炊具要分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霍乱是什么?
一、霍乱是什么呢?
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传染病。
二、霍乱的传染源是什么呢?
1、霍乱患者
其排泄物及呕吐物中都含有大量的霍乱弧菌,由于频繁的腹泻和呕吐,可以污染周围环境,导致水源食物被污染。
2、霍乱带菌者
指未发病,没有腹泻、呕吐等临床表现,但是粪便中带有霍乱弧菌的人,包括潜伏期带菌、恢复期带菌以及健康带菌,这类人群由于没有症状而没有被隔离,反而可以带菌到处活动成为传染源。
三、人是如何感染霍乱的呢?
霍乱主要是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从口入”。
霍乱不会通过空气进行传播,也不能够通过皮肤直接传播。
但是如果皮肤沾染到霍乱弧菌,不注意卫生,没有勤洗手,接触的食物会被霍乱弧菌污染,吃进嘴里就有可能发病甚至导致疾病的传播。
四、感染霍乱后有哪些症状?
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五、哪些人容易感染?
霍乱面前,人人平等。不分种族、性别和年龄,人群对霍乱普遍易感。
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再感染的可能性也存在。
尤其是生活在卫生条件和医疗条件比较差的地区的人群,更是霍乱疾病的高发人群。
六、霍乱如何防治呢?
1.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吃熟食,不喝生水。
吃凉拌菜、生食瓜果时一定要洗净;不生吃海产品,食用贝类、螃蟹等海水产品时要煮熟蒸透。
定期消毒食具餐具,对家用碗筷等餐具要经常煮沸消毒;贮存或加工食物时,一定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尽量少饮用冷饮,更不能一次饮用太多,暴饮暴食会损害肠胃的防御功能,增加肠道传染病的发病风险。
2. 加强个人卫生
做到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
饭前便后、外出归来都要洗手,这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
3. 保持环境卫生
做好居家和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垃圾死角,保证下水道畅通。
暴雨过后,对被淹房屋内外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4.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出现剧烈腹泻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做霍乱弧菌检测,便于医生鉴别诊断。
霍乱是什么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外周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一般以轻症多见,带菌者亦较多,但重症及典型患者治疗不及时可致死亡。
症状体征
本病潜伏期短者数小时,长者3~6天,一般为1~3天。古典生物型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疾病,症状较严重;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症状轻者多,无症状的病原携带者亦较多。典型患者多突然发病。少数患者发病前1~2天可有头昏、乏力或轻度腹泻等症状。
1.病程分期 典型病例病程可分3期。
(1)吐泻期:以剧烈的腹泻开始,继而出现呕吐。一般不发热,仅少数有低热。
①腹泻:腹泻是发病的第一个症状,其特点为无里急后重感,多数不伴腹痛,排便后自觉轻快感。少数患者有腹部隐痛,个别病例可有阵发性腹部绞痛。排出的粪便初为黄色稀便,后为水样便,以黄色水样便多见。腹泻严重者排出白色混浊的“米泔水”样大便。有肠道出血者排出洗肉水样大便。出血多者则呈柏油样便,以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者多见。腹泻次数由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重者则大便失禁。
②呕吐:一般发生在腹泻之后,不伴恶心,多为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初为胃内食物,继而为水样,严重者亦可呕吐“米泔水”样物,与粪便性质相似。轻者可无呕吐。
(2)脱水期:由于剧烈的呕吐与腹泻,使体内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因而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出现循环衰竭。本期病程长短,主要决定于治疗是否及时和正确与否。一般为数小时至2~3天。
①脱水:可分轻、中、重三度。轻度脱水,可见皮肤黏膜干燥,皮肤弹性力差,一般约失水1000ml,儿童70~80mL/kg体重;中度脱水,见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声音轻度嘶哑,血压下降和尿量减少,丧失水分3000~3500ml。儿童80~100ml/kg体重;重度脱水,则出现皮肤干皱,没有弹性,声音嘶哑,并可见眼眶下陷、两颊深凹、神志淡漠或不清的“霍乱面容”。出现循环衰竭和酸中毒者,若不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重度脱水患者约脱水4000ml,儿童100~120ml/kg体重。脱水的分度见表1。
②循环衰竭:是严重失水所致的失水性休克。临床表现:当血容量明显减少后,出现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甚至不能触及,血压下降或不能测出。继而由于脑部供血不足,脑缺氧而出现意识障碍,开始为烦躁不安,继而呆滞、嗜睡甚至昏迷。
③尿毒症酸中毒:临床表现为呼吸增快,严重者除出现库斯莫尔(Kussmaul)呼吸外,可有神志意识障碍,如嗜睡、感觉迟钝甚至昏迷。
④肌肉痉挛:这是呕吐、腹泻使大量的盐丧失,严重的低血钠引起腓肠肌和腹直肌痉挛。临床表现为痉挛部位的疼痛和肌肉呈强直状态。
⑤低血钾:腹泻使钾盐大量丧失,血钾可显著降低。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减弱,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亦可出现。
(3)恢复期或反应期:腹泻停止,脱水纠正后多数患者症状消失,尿量增加,体力逐步恢复。但亦有少数病例由于血循环的改善,残留于肠腔的内毒素被吸收进入血流,可引起轻重不一的发热,一般患者体温高达38~39℃,持续1~3天后自行消退。
2.临床类型 根据失水程度、血压和尿量情况,可分为轻、中、重三型。
(1)轻型:起病缓慢,腹泻不超过10次/d,为稀便或稀水样便,一般不伴呕吐,持续腹泻3~5天后恢复。无明显脱水表现。
(2)中型(典型):有典型的腹泻和呕吐症状,腹泻达10~20次/d。为水样或“米泔水”样便,量多。因而有明显失水体征。血压下降,收缩压仅9.31~12kPa(70~90mmHg),尿量减少,尿量为500ml/24h以下。
(3)重型:患者除有典型腹泻和呕吐症状外,存在严重失水,因而出现循环衰竭。表现为脉搏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低于9.31kPa(70mmHg)或不能测出。尿量为50mL/24h以下。
除上述三种临床类型外,尚有一种罕见的暴发型或称中毒型,又称“干性霍乱”(cholera sicca)。本型起病急骤,尚未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即迅速进入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什么叫霍乱病?
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每年,估计有300万~500万霍乱病例,另有10万~12万人死亡。病发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O1和O139这两种霍乱弧菌的血清型能够引起疾病暴发。大多数的疾病暴发由O1型霍乱弧菌引起,而1992年首次在孟加拉国确定的O139型仅限于东南亚一带。非O1非O139霍乱弧菌可引起轻度腹泻,但不会造成疾病流行。最近,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发现了新的变异菌株。据观察认为,这些菌株可引起更为严重的霍乱疾病,死亡率更高。
霍乱弧菌存在于水中,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粪便污染过的水。霍乱弧菌能产生霍乱毒素,造成分泌性腹泻,即使不再进食也会不断腹泻,洗米水状的粪便是霍乱的特征。
英文名称
cholera
就诊科室
感染科
常见发病
消化系统
常见病因
由霍乱弧菌感染所致
关于霍乱是什么病和霍乱是什么病,什么引发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与文本知识相关的文章: